東吳國際超級馬拉松賽舉辦已經第十一屆,國內沒有大專院校可以持續舉辦國際賽事,又能有世界級賽事水準的。對於我們沒有體育相關科系,沒有專人在籌辦繁重的賽務的條件來說,實在難能可貴。
但是我們賽事的格局仍然太小,對照前述賽會舉辦格局的四個層次來說,我們一直沒有實質上把東吳超馬賽提升到全校層次。不錯,我們已成功地爭取活動放入校曆,籌備組織的主任委員是校長,但是其實大家的觀念還停留在「體育活動是體育室的事」,學校其他單位只是「配合演出」而已。殊不知其實學校各個單位都可以「利用」超馬活動來執行自己的任務,例如校友服務可以用新聞性高且廣為校友知道的超馬活動來組織校友,或者找回以前在校擔任過志工的校友,或者廣邀校友回來參觀導覽,而不要每次收到學校訊息都好像與募款有關。換言之,超馬活動在概念上是一個平台,可以讓各單位在上面發揮的平台,而不單只是一個超馬賽會而已。體育在學校教育體系裡本來就是跨領域的,沒有一個學科是可以兼具「德智體群美」的,「微積分」課程作不到,電腦概論更達不到這個教育目標。
可惜的是,一直在這平台上結合得最好的居然是校外人士,是負責醫療急救的榮總急診團隊和陽明醫學院研究團隊,他們利用賽會醫療的機會,研究超級馬拉松運動,累積研究論文,漸漸具有運動醫學中「超級馬拉松運動醫學」次領域規模,每一年榮總急診團隊都有多名醫師依自己的志趣自訂題目來做與超馬相關的研究,有B肝帶原者跟超馬運動的研究,有觀察超馬賽中血液變化的,今年10月已經有著名的史丹佛大學醫學院來進行超馬基因認證實驗。欣聞我們學校心理系老師也開始注意到超馬運動,進行了一些先導實驗,其實各個領域都可以投入結合,超馬歷史淵源有3500年,台灣超馬歷史較短12年,可是如果就注意到這段歷史,可以在台灣超馬發展過程當中提出歷史學者的論證,可以斧正該運動的發展。音樂系如果可以發展出超馬運動專屬音樂,幫助跑友以恆定的速度,克服生理障礙,跑出佳績,也是「音樂治療」應用的最佳典範。
如果以教育價值和傳達給社會的正面學校形象來衡量超馬活動的成效,那麼早就物超所值無數倍。但是精益求精,我們還是覺得平台的發揮只有幾成而已,還有很大的空間,每年住宿組強哥組織住宿同學又陪跑又表演,把它當成住宿生重大活動之一,是行政單位結合得很好的範例,我們希望學校各單位,無論行政或者學術單位同仁,12月10-11日活動當天來學校,坐在大階梯上看看比賽,思考未來可以在平台上發揮什麼?用什麼方式結合超馬活動?讓東吳超馬的下一個十年更具新意義,更能發揮它的價值。(郭豐州,二○一一年十一月三十日星期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