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從倫敦奧運的籌辦格局談起(一)

英國倫敦市的東區是倫敦市建設落後的平民區,住民大都是中低收入民眾,有高達70%以上是黑人和少數族裔,犯罪率本來就高。在經濟不景氣的年代,往往失業率更高,前一陣子倫敦失業青年暴動,這社區裡的動盪更劇烈。

如今英國計畫用倫敦奧運來改造東倫敦,2012即將來到的夏季奧運是倫敦市第三次舉辦奧運。他們打算動用4500億台幣來辦奧運,此金額約是北京奧運經費一兆三千萬的三分之一。因此,倫敦人自己說不會有鳥巢(北京奧運主運動場),更不會有立方體(北京奧運游泳比賽場管)。那麼這筆大錢是如何用的?聰明的英國人只打算用其中12%蓋奧運場館,24%用在周邊河川整治、建水閘、綠化工程,約10%用來投資在交通基礎建設上,其中鐵路就部分就新建9條線通全國其他地方,也就是拿三分之一的預算用在基礎建設上,企圖利用申辦奧運機會改造東倫敦。

奧運籌辦當局一開始擬定的目標之一就是為英國留下遺產,運動賽會中的國際媒體中心,預設賽後發展成為倫敦的「科技園區」,利用建設傳媒中心的經費,鋪設高速光纖寬頻網路,作為科技園區未來的電腦通訊基礎建設,目標是「打造下一個英國成長的引擎」。

綜觀賽會的籌辦格局,我認為可以分四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大拜拜」。把大部分經費用在經常門,用在比賽相關的人事、器材、交通花費上。這層次的利用像大拜拜一樣,「船過水無痕」,沒有留下實質的影響,過了一段時間,只聽說這地方辦過比賽。第二層次是「蓋場館」,利用要舉辦比賽的機會蓋體育場館,趁機會充實體育設備與場館。比賽過後,留下場館也留下一堆問題,場館再利用情形不好就成為「蚊子館」,設備沒再利用就等著生鏽報廢。第三層次「賺大錢為目標」,添購設備,蓋場館,但是以帶來利潤為目標。例如在洛杉磯奧運創下「運動行銷」成功的範例後,各國辦比賽都也想賺大錢,漢城奧運為了美國觀眾,犧牲選手的生理時鐘,把賽程調整成美國時間,以收取鉅額的電視轉播權利金。第四層次「納入國家整體發展藍圖」,北京申辦奧運,因此地下鐵增加10倍長度,傳遞中國和平崛起的訊息給全世界。倫敦奧運翻新東倫敦市,建設科技發展的基地。

這幾天我們正悄悄地在申辦世界大學運動會,主辦城市台北市的官員和體委會高層都出國去開會爭取。此事件最大的關鍵是對岸,按目前形勢來看,大陸會給執政黨創造更好連任的條件,因此預料成功機會很大,不過我已經在思考我們申辦成功之後,舉辦的思維是上述四個層次的哪一層?!後面政府還有申辦亞運的企圖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