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們去參加金門馬拉松時,周學長跑到一半就說他腳痛,擔心跑不完,想早一點跑到終點,然後就甩開我們飛快地跑返終點等我們了。於是「腳痛」變成我們俱樂部的專有名詞,一群人跑在一起時有人嫌其他人太慢而想跑快一點的就託辭「腳痛」,其實是腳癢啦。為什麼周學長會「腳痛」?原因是學長在賽前每週跑3-4次的長距離練習,這個長距離的練習恰是業餘跑者最需要的練習。我們目標是去完成42公里馬拉松,享受沿途風光,一路上跟加油群眾互動的,不是要一路衝到終點的,所以我們需要的練習很簡單,進行長距離慢速練習就可以,長距離泛指的是20-30公里的路跑或100公里以上的自行車騎乘。一般對練習跑馬拉松的建議都是要練習到一週跑步總量達90公里,這樣的練習對身體產生什麼樣的刺激?為什麼造成「腳痛」的現象呢?
原來長距離慢速練習主要的效用是讓跑步用到的肌肉細胞中的粒腺體數目(濃度)增加,讓肌肉有更多的能量。我們練習不足,粒腺體數目(濃度)低於周學長,跑步肌肉中的能量不夠,一陣子就感覺到疲乏了,但是周學長由於足夠的練習,供給肌肉的能量比我們多,於是他的腳會痛而我們不會。
深入一點說身體細胞內部專門從事能量合成與供應任務的就是「粒腺體」。細胞中粒腺體的數量不一,依細胞的任務而定,活動量愈高的細胞,粒腺體的數目就愈多,例如肌肉細胞中的粒腺體數量就相當多,心肌細胞中粒腺體的數量更是驚人,因為要應付心臟龐大的工作量需求。粒腺體的功能就是合成能量以供應細胞工作時的需要。粒腺體所合成的能量,稱為ATP,是一種攜帶高度能量的分子,ATP是人體的生命能量。心臟部位的肌肉細胞中的粒腺體合成ATP才能產生心跳,帶動血液循環,輸送氧到到腳部肌肉,肌肉細胞有ATP能量,肌肉才會收縮帶動骨胳讓身體前進。
所以周學長練習的方式很對,他一週跑3-4次,逐漸拉長距離,到一週約80-90公里,如此一來無論心臟或腿部的肌肉細胞中粒腺體數目都增加了,跑步時產生許多ATP,既然能量源源供應不絕,跑起來當然輕鬆,腳不知不覺就痛起來了。要腳痛?!多跑幾次長距離練習囉!
附記:如果說周學長的練習還要加點什麼的話,我的建議是重量練習,增強肌肉肌腱的強韌度,以應付長距離反覆的使用,不易疲憊或受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